思维的乐趣

刚刚才把一个案例写好,不觉中已经19点多,才发现还没吃饭,或者用我的话说应该准确的讲是补充能量而已,似乎胰岛素今天想叛变似的,不听使唤,呵呵,如果有一天,身边的人都走了,至少还有这个跟随一辈子的莫名液体,在陪伴石头,走过夏至最灿烂的回归线。

好像一下子就开始懂得很多很复杂的事情,比如自己爱着自己,即使有些人,也不会一直的在,身边,比如,看斯密的作品,用张五常的话说,很简单却很大气的那些东西,明明看着许是简单了些,可是多少自己究竟能够明白能够明了的呢。后来看倒一个调查,说其实有很多的经济学家并不是很透彻的理解斯密的思想,比如,在Wealth of Nations 里讲人的自私性,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者说是那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在自动的指挥人的行为,可是在THe Theories of Moral Sentiments,却强调了人的道德底蕴对社会的作用,甚至在论法的讲稿里,也有过类似的说法,然后很多人就很莫名其妙的说Smith的思想是否前后矛盾呢,其实不然,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各个不同的强调,在图书馆看斯密的原著,不经意间看到一本相关的论著,关于斯密的国富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挺有意思的。下午还跟一个大四的学姐说起斯密的Wealth of Nations ,出来的时候刚好碰见路边的毕业生在”卖书”,甚是惊讶,或许自己是不会这样做的,翻的时候看见斯密的著作孤单的躺在摊的角落,其实想买,不过忘带钱,无奈,有种伤感,人类几千万年的智慧,就这样被公然的拍卖,像上次的战略管理课,有同学上去演讲,后来的老师就在班里公然的要他们评分,我不是说这样的不好。只是觉得应该有个更好的机制,来实现经济的更高效益,至少人的智慧,是不能用来拍卖的!

整个下午精神都很差,好吧,就让思考去忘记疼痛,终于把案例写完,有时觉得很不理解,大家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就随便的下载些东西,怎么感觉哪么熟悉呢,大学生不应该是这样的,可是究竟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自己也没有更好的机制来解决。2007年的诺奖是关于社会机制设置的问题,在New-istitutional Economic里,说如果有一定的机制,或者是制度,就能取得更好的效益,资源会得到更好的配置,可是谁在设置这样的机制呢,其中的机会成本许是很高的。

昨晚待到很晚,看张五常的讲稿。蛮有理的,很多的理论,只有得到了实际的验证,才能证明是有效的,在计量里,我们假设的置信水平,只能说在一定的范围里,不能证明它是错的,不能否定,可是并不是意味着结论就一定是正确 的,有人可能会拿数学里 的反证法做反例,殊不知,那是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而我们的社会,充其量是一个随机化的过程。还有一点,竟然很佩服张五常,他在60年代就开始不看很多所谓的大师的著作(如果大师不随着货币在贬值的话)。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研究,像谁呢,Nash吗,有点哦。可是那样话,前阶段的阅读该有多少呢。呵呵,惭愧啊。开始努力吧……

如果你能明白我的世界

fighting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