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D

警告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17-10-25,文中内容可能已过时。

PKD 是美国当代比较另类的一位科幻作家。一方面,他基本上只写短小说,故事情节短小精悍,往往只叙述某一个关键的情节,其他的具体细节需要读者自己脑补;另一方面,他对未来的现象是阴暗、悲观的,在所有的场景设定上,天空永远是因为核战争而变得灰蒙蒙,城市街道显得破旧杂乱,人们生活在绝望与无望的底层。

然而,PKD 的小说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在特定的情节设定下,他在科幻小说的框架下增加了对抉择两难、道德判断、人性考验等哲学层面的讨论。

『第二代』

一篇非常简短的科幻小说,讲述在未来的某一年,美苏大战爆发,双方展开殊死搏斗。因美国一方处于弱势,不得不退居月球。同时,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的进一步军事行动,决定生产大规模的军事战斗机器人,投入到战争当中。这些机器人富有组织纪律,手段凶残,目标明确,并随着自我迭代,实现自我意识的控制,已经完全摆脱人类的设计控制,实现了自我更新的强大能力,凡是遇到人类,就以‘格杀勿论’的原则实施暴力。

在这一系列的机器人当中,目前已经知道了第一代、第三个,唯独中间有一个第二代没有被识别出来。故事的精彩之处正是由此展开。

第二代机器人富于伪装,并且具有自我存在与生存保护的意思,他们不仅欺骗了故事当中的主人公,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军人,而且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实行机器人之间的自相残杀,以一切手段达成目的,最终成功骗取了军官的信任,开启航天飞船前往美国最后一个人类居住地——月球基地。从此……

这个故事其实对个人的启发还是蛮多的。

  • 图灵测试有关人工智能的检测。其实就是这个故事里面讲述的,第二代机器人完全骗取了军官的信任,并且让他毫无戒备的将其当做机器人,这已经顺利完成了图灵测试。

  • 我们开发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我们处理事务,但是这个前提是,机器人必须非常明确的知道这个任务的目的何在。一旦确定了目标,机器人会非常严格而精确的完成任务,甚至是为了完成机器人之所以而存在的任务,它们能够不择手段。这个真的是细思极恐。这个也是目前社会大众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的担忧。当然,真正要实现这一类“超人工智能”,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是一件非常遥远的科幻想象。

『少数派报告』

少数派报告电影海报
少数派报告电影海报

以前看过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少数派报告』,但是,作为商业电影,必定需要符合一定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所以在处理问题上会有所保留、有所顾忌,最终的结局只能算是皆大欢喜,普天同庆。

而作为小说本身,就像『杰出公民』里面的主人公说的,小说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而进行虚构创作,是对「不现实」的一种渴望、反省,憧憬与惶恐。这篇科幻小说假定了未来世界的某种悖论:假定未来真的可以预测,那么,如果这样的一种预测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或者未来的事件伤及到自己或自己所处集团的利益,是不是要采取措施来改变未来;但是,如果真的开始改变未来,那这种预测系统本事是不是就失败了呢?

所以小说设定了对未来预测的预测,这一约束,也就是少数派报告对多数派报告的否定,以及一个少数派报告对另一个少数派报告的否定,犹如黑格尔的辩证思维,否定之否定。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实际上经历了预测、反预测、确认预测、坐实预测,作者对情节的把控非常的到位。

『全面记忆』

我真的是我以为的那个“我”吗?

这里有一个视频讲述如何去理解菲利普·迪克科幻小说的视频:【国立清华大学公开课】科幻概论(25)

PKD 的小说给人的印象是,黑色、压抑、绝望,无尽的坠落、看不到绿光的隧道,构成了一幅让人印象深刻的意境。也许这是跟作者的人生经历或多或少有些关联。但这也是 PKD 的科幻小说能够在同时代脱颖而出的特点,在一片只重视科技绚丽、遥远幻境的科幻小说界,他引入了哲学层面的思考,布局了逻辑推理的严谨,社会伦理的审慎,这些无疑使得 PKD 的科幻小说能够让人深入思考,去探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同时,我们的心智是否也与之相长,我们所处的社会制度是否已经进化到足够应对各种两难的抉择。人与机器,生命与复制,心与身,灵与肉,这些关系,始终伴随着社会群体的存在而纠缠。未来在哪,未来去哪,我们去往哪个未来的方向……

相关内容

william 支付宝支付宝
william 微信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