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博士系
fed
下午在浏览『华尔街见闻』的时候正好看到了这样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大致介绍了美联储是如何从一个由实干家(如银行家与金融巨头)组成的俱乐部升级成由一帮经济学博士引领的「学院派」。文章写的条理比较清楚的了,从成员的学位背景出发梳理了美联储的发展历程。诸位如果感兴趣可以前去看看。我这里主要是提供一个个人的随想而已。
首先来一个「全家福」吧。
文章谈到了对美联储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几位「高官」的学历背景。目前新晋美联储主席的耶伦(Yellen)拥有 Yale 经济学博士学历,其在学术界有颇有建树。而那些身处高职的几位委员会成员(FOMC)均配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如 Stanley Fischer 就是前 IMF 的首席经济学家 [^1] 。而如果从历史的纵向来看,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了:沃尔克当时还只是经济学硕士,到了格林斯潘后来获得博士学位,而前任伯南克就已经是一名正式的大学(宏观)经济学教授了。Blinder 是原 FOMC 委员,他对 Fed 的历史颇有研究,宣称:
我相信,当时在美联储80年的历史中,我是第四个或第五个学院派委员。不久后耶伦也来了,然后学院派就开始蜂拥而入。如今,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而且学院派教授更受欢迎。
PhD
中国有古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自然界的普遍真理同样适用于经济学界。我们经常看到持有不同观点的学派之间是如何明争暗斗的,比如早些年的世纪大战——凯恩斯与哈耶克的论战,到后来由弗里德曼扛旗的货币主义学派反攻凯恩斯主义阵营。有些时候我真就觉得经济学这个大火锅里搅拌的是娱乐圈的废料,「你方唱罢我来和」,不无热闹,却全无一点增进人民福祉的实景。
当初成立美联储的初衷是为了结束美国国内混乱的金融秩序,统一由一个中央决策机构来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因此,当初在位掌权的一般都是一些银行家与金融巨头,大家都比较注重实干,以直觉和经验取胜,很少能寻觅到经济学院派的作风。
物是人非,斗转星移,我们现在看到美联储的境况,清一色的由理论界与学院派占山为王,并且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趋势会进一步明显。这些成员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经济学训练,取得正规的博士学位,而且绝大部分还有过学术研究的经历,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不小的影响力。如前任伯南克,在研究经济萧条理论、商业周期、宏观经济与失业率等诸多方面颇有成就。下面这幅图揭示了在美联储长达一个世纪的演变过程中,成员学术能力的提升。
就美联储成员在学位背景上不断更新的情况来分析,文章是这样认为的:
美联储拥有越来越多的博士可能是件好事。一个只有经济学博士担任高级职位的美联储将有很多局限。多元化会带来各种正面效应,单一文化则会脆弱和不健康。
我的想法是,今后金融实务界能够更好的预测到美联储的决策机制了。在以前,美联储在公开市场的决策与操作动机基本是一个黑盒子,外界无从知晓。到了上世纪70年代,美联储才开始注重与大众的沟通,定期的发布公告向金融市场传送消息,并且在独立性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改善。可是外界在对美联储的决策进行拿捏把握上依然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美联储的决策机制不够开放,无法面向外界提供所有的内部信息。而正是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导致每次在美联储闭门研讨经济决策的前后时期均可看到明显的市场波动,伤害经济的稳健。
Finance
而现在,我们可以从美联储成员的组成结构上获得一定的「启发」。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在针对同样一个经济问题时提供的解决方案千差万别,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对美联储组成成员的经济理论主张上分析其未来的决策风格与指导理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透析美联储这个神秘的机构。我的建议时,当前的市场参与者还是需要对新一届的美联储决策机构多做一些「功课」,以便深入了解其决策特征,从而更好的预测与把握美联储在今后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问题。就是如果美联储的成员构成正的过于学院派,那么其在应对更加具体的金融事件上,可能不会从金融实务界的形势出发,或者干脆就忽视了那些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案的银行家的呼声。这对美联储今后的决策有效性不得不大打折扣,甚至在某些时候反而会伤害实际经济的健康发展。纯粹由经济理论模型提出的药方往往不能够良好的「接地气」,反而挫伤实体经济的积极性。
[^1] Fischer 也是学术界的大牛,和 Blanchard 共同著有“Lectures on Macroeconomcis”,红极一时,可谓那个时代的标准 textbook。